詹世琛博士:當前奶業形勢下奶牛營養與飼喂八大策略
2024/06/04目前,中國奶業面臨三聚氰胺后的最大挑戰。隨著飼養和營養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國奶牛產奶量大幅增加,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受全球經濟形勢、大眾化牛奶產品減少、飼料價格高漲等多個因素影響,當下奶價處于低谷期,預估2026年可能反轉。
在這樣的態勢下,如何在2024-2026年應對巨大的挑戰是大家必須共同探討的課題。我們不希望牧場只是單純的降低飼料總成本,因為這樣會給牛只的健康和繁殖帶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而且當行情反轉時,牧場無法快速應對。
當下牧場更應該審視飼養與營養管理策略,尋找改進空間,推薦以下八大策略。
詹博士簡介
亞洲區奶牛營養專家
金寶公司
詹世琛博士早年就讀于臺灣中興大學畜牧學系并獲得畜牧學學士學位。后在美國獲得南卡羅萊那州立克雷蒙遜大學奶牛學碩士學位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反芻營養學博士學位。
1995年,詹博士回到臺灣,在中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擔任副教授,開始從事反芻動物領域的教學,研究及推廣工作。2004年加入大成藍雷(臺灣)公司,隨后轉往大成藍雷的北京及天津公司擔任過技術總監及副總經理等職務,協助產品研發,品管,品控,采購及銷售工作。2012年加入美國達農威中國分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兼反芻動物領域首席技術官。
詹博士曾是臺灣地區中央標準局乳品標準技術審查委員會的成員和中華乳業協會臺灣地區專家委員會的成員,以及美國谷物協會現代化奶牛飼養管理培訓班的講師。他目前仍是美國乳業科學會的會員;他的主要專長包括犢牛的飼養與營養管理,圍產牛及高產牛的飼養與營養管理,熱應激環境下奶牛的飼養與營養管理及肉牛羊的飼養與營養管理等。
詹博士于2018年加入金寶公司,負責為亞洲區的銷售團隊提供奶牛,肉牛,乳羊及肉羊技術支持及服務。
當前奶業形勢下,詹世琛博士推薦的奶牛營養與飼喂八大策略:
調整牛群結構
淘汰30公斤以下的低產牛只,用較少的牛得到所需要的奶量,同時增加牧場的現金流。
減少疾病發生
飼養過程中發生過重大疾病的牛只未來產量較低,加大淘汰力度,而且一旦發生疾病給牧場帶來大量經濟損失,應盡量減少疾病的發生,為牧場增加收益。
做好干奶/圍產牛的管理
中國奶牛的主要問題如產后代謝病、繁殖、乳房炎、蹄病和舒適度等都和干奶及圍產牛息息相關,減少或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降低成本或增加收益。試驗證明,高效能礦物質可以有效降低體細胞數、改善肝功能、降低血酮,蛋氨酸鉻能降低非脂化脂肪酸,圍產期飼喂過瘤胃賴氨酸可提高產奶性能。
減少炎癥反應,做好炎癥管理
包括減少酸中毒和蹄葉炎、減少乳房炎和體細胞數、減少氧化應激、減少產后代謝病及蹄病、減少熱應激及其他應激。
提高飼料利用效率
可通過使用酵母培養物,過瘤胃脂肪粉,高效能礦物質銅、鋅、錳、鈷、鉻等,減少冷熱應激、酸中毒、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等。其中,來自高效能礦物質的鋅可提高飼料利用效率9%,蛋氨酸鉻可提高7%,高水平鈷可提高7.56%,氨基酸錳鉻合物可提高6.2%。飼料添加劑可以協助解決許多問題。
審慎評估飼料添加劑
金寶提出5R標準:第一,Return高回報,要求產品必須具備高投入產出比;第二,Response有效果,要求產品必須有針對性效果;第三,Research科學研究,要求產品必須有大量經第三方評審的科學研究;第四,Repeatablity可重復性,要求產品對動物生產性能的提高效果是可重復的;第五,Reassurance質量保證,要求產品提供一致質量的保證。
降低公斤奶飼料成本
提高產奶量,稀釋維持成本,尋求替代原料。可用濕貯玉米替代壓片玉米,或將玉米磨細;可用雙低菜粕替代豆粕;可用25%-50%糙米、大麥、小麥或燕麥替代玉米;可用普通水葡萄糖替代糖蜜,豆皮、甜菜粕、麩皮、杏仁皮互相替代,膨化尿素替代部分粕類等。
減少飼料浪費
做到青貯截面整齊、避免成堆發熱等,精準投料,避免挑食,控制剩料率,減少損耗,維持飼料品質,減少盤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