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媒體中心 科左后旗:聚力打造肉牛全產業鏈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05/22 科左后旗地處黃金草原核心帶、黃金玉米帶、黃金養牛帶,依托優越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養牛文化,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黃牛品種改良,是中國西門塔爾牛發源地,“科爾沁牛”主產區,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2017年科左后旗被列入全國首批養殖大縣名錄,2018年“科左后旗黃牛”通過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2019年“黃牛產業精準扶貧案例”入選全球最佳減貧案例。近年來,科左后旗立足產業基礎,緊抓自治區、通遼市推動肉牛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量質并舉、速效并重,加快推進肉牛產業全鏈條發展,著力打造“中國肉牛產業第一旗”。2023年度全旗牛存欄100.86萬頭,占自治區的1/8,占通遼市1/4,居自治區26個農牧業類旗縣之首,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存欄超百萬頭的旗縣。一、抓好品種改良,穩固發展根基。近年來,科左后旗堅持西門塔爾牛改良方向不動搖,堅持牛冷配方式不松動,鼓勵支持養殖戶引進良種母牛,通過能繁母牛高繁殖、精料補飼、母犢分飼等養殖實用技術加快更新種群,肉牛良種率達到98%,累計建立了1.8萬余頭良種母牛電子檔案,培育出了一批以布和白乙拉、清明、和平、包明山等改良員為代表的精品牛養殖示范戶。飼養的高品質西門塔爾牛,受牛價下行影響小,在目前普通6月齡犢牛售價為5000~7000元的市場行情下,高品質犢牛仍可賣到8000~10000元。二、推行標準模式,提高發展質效。科左后旗堅持“小規模、大群體”模式,以農牧戶為單位分散飼養基礎母牛,推行自繁自育,全旗95657戶農牧戶中,養牛戶達到46938戶,占全旗農牧戶的近50%;萬頭規模養殖場(戶)1個、千頭7個、百頭300個。全旗19個蘇木鎮場中有10個養殖規模超5萬頭;262個行政村中有45個養殖規模超5000頭。大力發展規模育肥,現有人畜分離養殖小區62個,肉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5家,肉牛養殖示范村4個,全旗使用直線育肥技術養殖戶占比達40%以上,2023年全旗共出欄育肥牛6.6萬頭。三、加快延鏈補鏈,深挖發展潛能。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推進肉牛產業發展,在資源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著力引進一批精深加工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推動肉牛產業全鏈條發展。旗內現有大型屠宰企業1家(科爾沁牛業),設計年屠宰加工能力10萬頭;有蒙寶生物、百思特生物、蒙鄉情食品、牧人工坊等一批牛肉及副產品深加工企業。目前,蒙寶生物二期、牧人工坊標準化廠房等項目正在有序建設,全部達產達效后,年產值可達到10.3億元。奶產業方面,現有奶制品作坊257家,其中登記注冊奶制品小作坊43家,通過SC認證奶制品加工企業1家,產品包括奶豆腐、奶皮子、奶條、烏日莫、黃油、黃油渣等傳統奶制品以及奶酒、牛奶醬油等系列高端創新產品共30余種,年加工鮮奶8400余噸,奶制品生產年產值達6700余萬元。四、完善服務體系,強化發展保障。從政策扶持、飼草種植、金融服務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一是制定出臺《科左后旗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等10多項政策文件,為推動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堅持“為養而種,為牧而農”,全旗種植青貯玉米185萬畝,苜蓿、羊草等優質飼草8.7萬畝,年產青貯及秸稈555萬噸、優質牧草5萬噸。三是推進改良疫病防控全覆蓋,建成旗鎮村三級改良防疫服務網絡,實現配種員、防疫員、基層獸醫三員合一,全旗牛冷配中心點15處、村級冷配點1200處、技術員1960人;備案鄉村獸醫779人、防疫員395人、協檢員395人,全年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密度始終保持在100%,畜間布病陽性率連續三年下降。四是強化金融扶持,2023年累計投放養牛貸款46.29億元,占全部110.54億元貸款余額的41.88%,以高效、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為肉牛養殖戶解決了資金難題。今后,我旗將緊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于促進肉牛產業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快肉牛產業優質高效轉型,不斷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源:內蒙古農牧廳申明: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與網站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我們協調給予處理(或刪除)。如不同意本網之轉載,請及時告知本網撤除。電話: 0471-42230802024第六屆牛羊產業(西南)展覽會2024年10月11-13日成都·天府農業博覽園歡迎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