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肉牛養殖應對暴雪低溫技術指導
2024/02/07大范圍降雪,氣溫急劇下降,容易造成奶牛、肉牛中度重度冷應激,導致牛免疫力降低、生產性能下降、繁殖機能減退、消化機能紊亂;路面結冰,濕滑造成牛只摔倒,發生骨折、母牛流產等情況;也偶發暴雪導致牛舍倒塌等事故,給奶牛、肉牛養殖業造成較大影響,以下防范技術措施,供養殖場借鑒。
一、加強青貯飼料等高水分粗飼料管理
青貯飼料、高濕玉米等取用要做到現取、現喂,以防結冰,取料后可用毛氈覆蓋,做好保溫防凍。豆腐渣、啤酒糟、胡蘿卜、白酒糟等多汁飼料,可存放于室內飼料庫,做好防凍和緩凍工作。切忌使用冰凍飼料飼喂牛只。
二、飲水溫度管理
保證清潔、充足的飲水,成年牛水溫應在10至15℃,犢牛飲水溫度應在35℃。建議使用恒溫飲水槽,并做好飲水槽電加熱功能的排查、檢修。保證飲水清潔,做好水槽周圍環境的維護與治理,避免冬季水槽及周邊結冰。
三、加強犢牛和分娩母牛管理
犢牛和分娩母牛應飼養在封閉圈舍中,可采用管道負壓通風或在正午氣溫較高時,適時開窗通風。要保證產房溫度,新產母牛稻草厚度超過15cm。犢牛可穿戴馬甲,新生犢牛可使用輔助加熱設施,避免發生犢牛感冒、肺炎和消化不良性腹瀉以及其他并發癥。
四、調整日糧配方、提高能量供給
持續低溫,要及時調整日糧營養成分和采食量,以滿足牛冬季維持需要。可增加5%左右精料供給量,提高能量濃度。寒冷季節牛易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可提高用量。TMR的含水量調整到45%,并要做到少添、勤添,以防凍結。
五、加強奶廳管理
奶牛養殖應保證奶廳供暖,延長奶廳設備后沖洗抽空時間,將管道殘水抽凈,清洗后檢查設備易結冰部位,如有殘留水則進行人工排水排污;冬季禁止以水沖洗乳房,保持奶牛乳房干燥,使用防凍藥浴液,乳房腫脹的新產牛更容易乳頭龜裂,需要格外關注。擠奶廳和牛舍距離較遠及轉運通道溫度過低的,可暫時使用乳罩,以防止奶牛乳頭凍傷。
低溫如果發生凍瘡,應及時處理。發生在乳房、奶頭、耳鼻、陰部的凍瘡,不能用熱水浸泡或火烤,在血管沒有恢復前易發生壞死。對凍瘡可常用酒精棉球輕輕揉擦,擦至皮膚稍紅即可,以活血化瘀。如已潰爛,可去掉壞死部位,消毒后抹上凍瘡膏保溫,防止熱量散失。同時需注意牛舍和牛凍傷部位的保暖,防止再凍。
六、加固修繕圈舍
對牛舍、干草棚、精料庫等建筑設施進行全面巡查,對存在隱患設施做好加固,防止發生坍塌事故。及時清理積雪,減少牛舍等建筑設施承重,防止被暴雪壓塌造成人畜傷害。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圈舍立即停止使用,盡快轉出人員及牛只。對屋頂嚴重積雪的屋頂,降雪后,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清理。
開放式圈舍可使用彩鋼板或卷簾在迎風面進行遮擋。牛舍迎風面的門窗和墻縫堵嚴,防止賊風侵襲。
圈舍內要及時清理污水,避免結冰。
檢查供水、供電設備及電路。排查牛場的生產及照明用電線路,防止在暴雪發生過程中出現漏電、觸電。對暴露在外的給水管道、水龍頭,在入冬前要進行防凍包裹處理,對于可以暫停使用的供水管道可以暫時關停。
場區內道路及時清雪除冰,特別是坡道處,可鋪設防滑墊,保證人員車輛安全。
▍本文來源:忻州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