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著力打造華西牛新品種繁育和供應基地
2023/11/23記者從11月10日召開的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錫林郭勒盟華西牛存欄1.5萬頭,已累計組建核心群26個,核心群規模占全國總量的64%以上,今年還將選育華西牛3000頭,成為國內最大的華西牛育種基地。
在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的錫林郭勒草原,有著18萬平方公里的優質天然草場,草原面積占全國草原總面積的22%,具有發展草原畜牧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2021年12月,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華西牛”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自此,我國自主培育的遺傳性能穩定、生產性能良好、符合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肉牛新品種“華西牛”在錫林郭勒草原誕生。
華西牛的誕生,實現了我國肉牛核心種源自主可控。錫林郭勒盟圍繞華西牛產業發展,制定出臺了《關于錫林郭勒盟加快形成華西牛產業優勢工作方案(2023-2025年)》,從擴大育種群規模、建設良種繁育體系、建立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種公牛站、推廣育種技術等5個方面出臺具體措施,加快形成華西牛產業發展種源優勢。同時,整合資金3575萬元,用于支持《錫林郭勒盟建設華西牛種源基地方案》的實施。
華西牛的經濟價值高,在“牛圈兒”并不是新鮮事兒!在今年7月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舉辦的第四屆全國種公牛拍賣會上,一頭來自云南省種畜繁育推廣中心的華西牛以66萬元的價格競拍成功,當日,從全國各地選送的40頭華西牛共拍出725萬元的高價,平均每頭牛的價值在18萬元以上。錫林郭勒盟加快培育新品種,加強聯合選育推廣和示范帶動,推進重點項目招商和畜產品市場拓展,通過完善“核心育種場+種牛場+核心群+擴繁群”四級良種肉牛繁育體系,打造國內一流的華西牛新品種繁育推廣和供應基地。
來源:內蒙古日報
